 |
網頁-圖書館-閱讀分享 |
 |
|
|
|
|
我為你灑下月光: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/簡媜著/印刻出版
|
閱讀分享:324 蔡姄玹-在月光中,我看見你的身影(中學生網站1071031梯次 甲等,指導老師:董雅蘭老師)
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
作者在整理友人的札記與書信時,藉由文字重新認識好友的一生,生活隨筆、家庭境遇甚至是對某個人的情感,種種心情皆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。一個人的生命,一段愛情的開始與結束,都是如此令人揪心,讓人不得不一同感受故事裡的繾綣與惆悵。
二、內容摘錄:
不要說出他的名字,如果有一天,我能從妳的眼神、言談、詩讀出他是誰,表示我懂得你們的愛情。(p.58)
讓妳甜的,叫果,讓妳色的,叫落花。(p.70)
我們都曾迷途,誤入另一個時空,在某一次迷藏遊戲裡。也許,迷途過千千萬萬次的人才是真正的返鄉者。(p.129)
甚麼都是過眼雲煙,一輩子也不過像一粒天外微塵。活著,才有故事,死了,只能是附在別人身上衣服的灰塵,一拍就掉了。(p.189)
悲傷過後,浸在安安靜靜的時光中,青春減了半寸,青苔深了一分。(p.410)
三、我的觀點:
將最後一頁闔上,心中仍是充滿無限溫暖與安慰,愛有很多種方式,愛是使人成長的動力,人在愛裡學習各式各樣的事情,即便裡頭不全是美好,也要記住它曾經在我們心中發光發熱。
這是一本記錄純粹愛情的書,一枚飽含個人生命與情感的收納盒。剛開始閱讀這本書,翻了三兩頁便停下,想繼續卻也只是讀了三五行又再度把書合上,認為自己實在無法理解內容,也或許是因為最近內心滿是焦慮的原因,直到睡前因不甘的心重新拾起書,發現一讀就完全陷入,陷入一個人一生的故事裡。
在〈我只是一個卑微的旅客〉這篇中,深深感受到維之的為難、憤怒與悲傷,父親的再婚、看見家院子裡的薔薇、梔子被砍掉時,如同喜愛花樹的母親正式被逐出家門,維之完整的家正式破碎,最終無家可歸。我也曾有過家庭破碎的經歷,觀念不同、溝通不良是很大原因,只是壓垮最後一根稻草的仍是父親的不忠,親耳聽見父親把甜言蜜語給了母親以外的人,也看到母親放下眷戀勇敢帶著妹妹和我離開的堅強模樣,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母親的脆弱,才發現原來我不知道的事很多,離開原本所在之地固然很難,但若是能藉此放下傷痛,走向新的一頁,我願意去嘗試,那時的我潛意識裡或許是這樣想著。
書中某頁是這樣寫的:「她在生命最低潮的時節遇見他。」維之遇見了能與之傾訴一切的學長,書信的往返,不只是交換彼此的想法及意見,更像是相互情感交流的重要一環,試探性地詢問愛意,最後卻又不得不被現實壓垮這份愛情。愛情,似乎無法只考慮愛跟情,或許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,才能進而走到婚姻,但我認為,一份感情不是只有進入婚姻才是幸福的終點,誰說直至死亡永不分離就是所謂的幸福呢?一段感情好的結果,應該是無論兩人是否陪伴在旁,你我仍相好,一生平安,有喜悅、憤怒、絕望,自然也會有分離,將這些組合起來即是感情,維之與學長最後雖不是陪伴在彼此身邊的人,仍然以某種方式維繫著他們的情,有些事,你不說我也不說,可是我們都知道,那將會深藏在心底,這樣便是好吧?若是有天,能與心上人「執子之手,白頭偕老」,是再幸福不過的事,若是由於某些阻礙使得我們分離,也盼不執意碎了一切、碎了心、彼此不惡言相向,體諒對方、尊重對方,為這份情保有溫柔,即使成不了伴侶,也能多個知己。
看完這本書,發現某些主角經歷過的事我也曾擁有相同經驗,更是有相類似的想法、甚至是心情轉變,究竟是在閱讀主角的故事還是重審自己的過往?越到後面越是無法分辨。世界那麼大,茫茫人海中希望我能成為某人黑夜裡的月光,也望有個人為我灑下月光。
四、討論議題:
一段愛情走到最後,是否只有婚姻與分開兩種選項?
|
瀏覽數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