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寂寞之歌/藤井樹著/商周出版
閱讀分享:364 劉姿妤-寂寞之歌心得(中學生網站1071031梯次 甲等,指導老師:董雅蘭老師)

一、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
藤井樹,本名吳子雲,他喜歡別人叫他吳子雲,而不是藤井樹。

著有《我們不結婚,好嗎》、《貓空愛情故事》、《這是我的答案》、《有個女孩叫Feeling》、《聽笨金魚唱歌》、《從開始到現在》、《B棟11樓》、《這城市》、《十年的你》、《學伴蘇菲亞》。

他的願望是,在死之前,能夠留下至少一部最愛的小說,一部電視劇,一部電影給這個世界。


二、內容摘錄:
寂寞是最明顯,也是唯一的。因為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寂寞。(p. 47)

多半的人會覺得誰誰誰不認輸又固執,或是覺得自己不認輸又固執,但這都只是建立在「能掌握的事情上面」,當事情超出掌握時,有多少人還能「不認輸又固執」呢?(p.66)

寂寞是鋼琴斷了弦的那一鍵,只有你聽得見聲音。(p.135)

寂寞之歌,在每個人心中,都不停地重複著。(p. 227)


三、我的觀點:
在這本《寂寞之歌》,分成了四個章節(訪問之初)、(走失的靈魂)、(終曲)、(寂寞,再見),而這本書裡也有分成很多小節,總共有三十二個小節,敘述了有關親情、友情、愛情的寂寞,藤井樹把簡單的故事寫得生動而吸引人,也用了很生活化的對話呈現故事,讓讀者們讀起來很貼切也感覺很有趣。

親情一開始敘述作者的媽媽和爸爸的認識過程,而因為爸爸賭博欠了很多的債務,媽媽和爸爸就協議離婚了,作者和爸爸一分開就是漫長的六年,在跟爸爸見面時已經是在喪禮上,作者只看見了一個灰白色沒有血色的男人躺在一個大木箱子裡,當時對作者來說,他對爸爸過世這件事情一點也沒有感覺,因為他並不認識他的爸爸,只覺得心裡有某種遺憾存在著,後來媽媽再婚而有了繼父,原本作者還不能接受繼父,但因為繼父所做了一些貼心的舉動,讓他作者知道了他真的是一個好爸爸,而接受了繼父,作者從親情的寂寞裡也感受到了母親和家人對他的愛,也接受了這一切的事情。

友情敘述者作者和朋友周石和邱吉還有阿不拉的故事,在看他們的故事的時候,我覺得很有趣,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有一段寫著周石和很喜歡問問題,只是他喜歡問一些沒發生過的,或是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,例如:「如果有一天突然中了兩百萬,你會怎麼花?」一開始可能會很認真的思考,然後很認真的回答他,但久了之後,會很想敲他的腦袋,對於這件事情我很有同感,因為我也有一個這樣的朋友,每次聽到我這個朋友問這類的話,真的就像作者他們說的很想敲一下他的腦袋。還有一段是因為要翹課,而最後扛著腳踏車躲來躲去,這段非常有趣,在最後阿布拉無聲無息的離開了作者、周石和還有邱吉三個人的生命,最後的足跡只有一封信,阿不拉的離開也讓他們產生所謂的,「寂寞」,而這寂寞就是作者說的「寂寞是鋼琴斷了線的那一鍵,只有你聽得見聲音。」。

愛情敘述作者在高中和大學的兩段愛情,看著作者的故事,原本我以為他們的愛情會很穩定的一直走下去,最後居然都是分手的局面,高中的愛情因為女朋友的爸爸而不能在一起,我覺得這真的很可惜,大學的愛情卻因為女朋友不愛了而喜歡了別人,我覺得作者很可憐,而作者並沒有收回他送女朋友的東西,因為他想要女朋友還得是他的心,而這是她永遠還不了的,因為作者認為「愛情中互相虧欠的,本來就會欠一輩子。」,而看我們是用虧欠的心去面對這個人和這段愛情,還是用感謝的心,去謝謝曾經跟你相愛、一起走過一段人生旅途的人。

一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,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想一直看下去,但是看到作者寫了會寫《寂寞之歌》是因為「更上一層樓的寂寞」,這就讓我想繼續看下去,看看所謂的「更上一層樓的寂寞」到底是什麼意思,原來是當我決定把寂寞和人分享,卻發現寂寞是無法分享的時候,那份寂寞,便是更上一層樓,我覺得每個人一定都有寂寞的時候,而每個人紓解寂寞的方式都不同,也有些人假裝自己很堅強,但心裡是很寂寞的,但有些事換個角度或許會更好,而這樣就能走出寂寞,這本書可以推薦給想知道寂寞是什麼的,或是想知道作者的寂寞是什麼的人。


四、討論議題:
你覺得寂寞是什麼呢?
瀏覽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