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我尚未破碎的心/乃南亞沙著;詹慕如譯/麥田出版
閱讀分享:221 鄭嘉儀-人間溫暖處(中學生網站1061031梯次 甲等,指導老師:張雪智老師)

一●圖書作者與內容簡介:
如果沒有來到這個村子,我最後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呢?伊豆見翔人在搶劫的過程中失手殺了人,因此逃到一個深山中的小村子,寄住在一個阿婆家,村子裡的人都對他很好,以為他是阿婆的孫子;這村子讓他體會到人跟人之間的溫暖,這是他在都市中所得不到的。

二●內容摘錄:
是時間,時間在流動。雖然眼睛看不見,也感覺不到,但確實在流動。(P.143)
他無法想像四十歲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,但是只要活著,每個人都公平一致、毫無疑問地會邁入四十歲。(P.178)
如果因為無可奈何,從一開始就放棄一切,這樣人根本就跟猴子沒兩樣,一點都沒進步。(P.236)

三●我的觀點:
書中主角原本是個對人生不抱任何希望的強盜,卻在遇見阿婆和椎葉村的村民之後,決定對自己的人生負責,即是他即將面臨的是死刑或無期徒刑,但他還是選擇對阿婆說出真相、去警局投案,這點真是讓我欽佩不已;不過,為什麼來到這個村子後,主角的心態就有這麼大的轉變?我猜是因為那個村子有名為「溫暖」的魔力吧!一個對別人冷漠的人,不是他不會對人熱情,而是他不知道熱情是什麼感覺,所以不知道怎麼對人熱情;當主角遇到熱情的村民,雖然剛開始不習慣,但是,久了之後,再冰冷的心也會漸漸的被融化;村民不只熱情,對人的溫暖也沒有漏掉,像是在主角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事情的時候,用自己的經驗,給他建議,或是在主角無家可歸賴在阿婆家時,阿婆連一句話都沒有問,就這樣收留他好幾天,這不是因為阿婆希望主角哪天報答她,阿婆也不曾計較,這種溫暖是在都市裡所缺少的!

都市生活雖然便利,看似什麼都不缺,卻缺少了溫度,人與人之間沒了溫度,大家變得只在乎自己的利益,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,如果我們這一代是這樣,那我們的下一代呢?會變得多麼冷酷無情我真的不敢想像;鄉下就不一樣了,鄉下生活看似什麼都缺,其實什麼都不缺,因為鄉下人會互相幫助,就算真的缺了什麼大家也是盡量幫忙,不會推三阻四的,所以鄉下人不只什麼都不缺,還多了都市裡沒有的「人情味。」

書中主角曾被親生媽媽罵過:「早知道就不要生你了」這種話,這真的非常過分,因為主角的媽媽是把她對主角爸爸的怒氣遷怒在主角身上,一個年幼的孩子,無緣無故就被這樣罵,心裡難道不委屈嗎?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不健全的家庭,可能是父母離異,又或是父母感情不好每天都在吵架,有的也會打小孩,其實不管什麼家庭,都對小孩有影響,受到不好的影響的孩子長大後也會去影響他們的下一代,我們應該要想辦法阻止這種惡性循環,而不是讓它繼續殘害我們的子子孫孫。

人都有做錯事過,受害者應該怎麼面對做錯事的人?是要原諒他還是憎恨他,關於這件事,每個人的答案不同;像書中的主角殺了人,但他最後改過自新,自己去警局自首;這種人我們是不是就該原諒他呢?當然他還是得受到應有的處罰,但處罰結束是不是就該給他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,畢竟大家都曾經犯過錯;一個犯了大錯,不過有悔意、今後也決心向善的人,雖然犯了大錯,但如果不給他機會,那這個社會未免也太過冷漠了吧!

書名《我尚未破碎的心》的意義我一開始並不瞭解,但看完這本書,我猜想會取這個名字是因為主角在來到這個村子之前,對自己沒有信心一直以為自己總有一天會像肥皂泡泡一樣「波~」一聲的消失不見,也不會有人發現自己消失了;但來到這個村子之後,他才知道,原來不是他想的那樣,還是有很多人在乎自己;原來自己不是肥皂泡泡,原來,自己的心還沒有完全破碎!

四●討論議題:
人真的沒有第二次機會嗎?一個人做錯事,但他改過自新,決心向善,那是不是就該給他第二次機會呢?還是他就只能永遠被貼上“罪人”的標籤?
瀏覽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