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來自天堂的微光:我在史瓦蘭濟行醫/阿布著/遠流出版
閱讀分享:324 賴姿蓉-課本上所沒有的(中學生網站1041015梯次 優等)

一●相關書訊:
書中共三十七篇,是作者大學剛畢業,在非洲的史瓦濟蘭行醫九個月的各種經歷,在那裡他看到了許多在安逸象牙塔無法看到的事物,雖然每篇都是獨立的小事情,但這些都是作者在文化差異、資源不足,或是在平均年齡僅四十歲、約四分之一的人感染愛滋病的國家時,所要面對的問題及內心的恐懼。這是作者在非洲期間,不再擁有高科技及昂貴的藥物,仍要面對病人的種種情況。書中沒有勵志的言語,而是作者最真實感觸的觀察札記。

二●內容摘錄:
此刻面臨到我身上是如此殘忍的困境。我手上只有一包點滴,是該給那個腦膜炎意識不清而無法進食的,還是給腸胃炎嚴重脫水的病人呢?每個人都符合課本上必須給點滴的適應症,但課本上沒講,假設只有一包點滴,該給誰呢?誰生誰死,只在我的一念之間。這一包點滴彷彿神的權柄,就這樣交在一介凡人如我的手上,太重太重。(p.138)

我不曉得關於貧困,關於資源分配不均,能開出怎樣有效的藥方,或是該轉介給誰?課本上只提到診斷準則與治療方法,但之後一系列的問號,是教科書上沒寫,也永遠寫不完的無解習題。(p.170)

三●我的觀點:
在序言就可以知道,這本書寫的不是非洲的人們生活有多艱辛,而是作者以醫界新兵身份在史瓦濟蘭的九個月中所面對的,在學生時期所看不見的現實,在落後的環境中遇到的種種挫折與無力,三十五篇章節中,「牧師」、「點滴」、「藥」及「考古題」四篇令我感悟最深刻。
「牧師」這章中,不同於台灣人在醫師搖頭後才開始求神拜佛,在史瓦濟蘭,全民皆信奉基督教,甚至在他們禱告時,作者只能在一旁而不得上前,對我們來說這些祈禱是最後聊勝於無的,但對他們來說是生是死全是上天的安排,看到的當下有些匪夷所思,但這在史瓦濟蘭卻是裡所當然的。
「考古題」這篇最令我印象深刻,在學期間,學生無數次死背古題才能免於滿江紅的局面,作者在書中提到,他發現當地的醫生在開藥時有一種公式,比如當中有位病患因為某個症狀而被當成結核患者,導致病情加重,而當地醫師卻說認為依他們的經驗一定是肺結核,是因為當地人的習慣,也因為資源不足,導致許多人沒得到正確治療這就如同篇名是「考古題」一般,沒思考過就死背下答案,考古題一變就是滿江紅。
下一篇「藥」中有一位病人明明能夠醫治,但護士卻說那種藥物已經缺貨兩多月了,而整個療程的用藥相當於他們一個月的薪水,作者當時也無能為力,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病人離開,文字間透著沈重的無力感。這在台灣根本不可能發生,但在那樣資源不足的地區,卻是連醫療人員都會麻木地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,相比起來,我們每次病住院時,都有充分的資源是何其的幸運,甚至每個小孩都曾做過,為了不上學而努力讓自己生病這樣的事情。
最後一篇是我們很常見的「點滴」,從小到大只要住院,旁就會掛這一包點滴,可是在資源分配不均的非洲,就算是點滴這種基本醫療用品也可能缺貨,而當時作者面臨的,就是只剩下最後一袋點滴時,應該給哪一位病患,這樣人性的考驗,課本上不會有,而離開了書中的理論,走到現實才是面對殘酷的開始。
看完這本書後,我覺得能這樣面對自己的無能為力,並努力掙扎的人,真的很值得人們的尊敬,雖然可能只是因為初生之犢、滿腔熱血。在出社會後,我們都要面臨社會上這些課本上沒有教的事情,我們要掙扎個幾年直到麻木習慣。當遇到自己無能為力改變的事或更重大的挫折時,我們習慣縮進護殼中,就像是書中肺結核的患者,已經在服用藥物時卻還是堅持自己並沒有得肺結核,不願面對現實。在考古題一篇中,面對這種死背下的習慣也令我警惕,不只單純學業上為分數而背的考古題,更有在做人處事上,不能因為類似而一味著做,每件人、或物都應該更靈活以對,全面各種角度去看待並做出調整。

四●討論議題:
1.面臨令人無力的挫折時,該如何調適自己,並繼續走下去?

2.與他人因文化差異而起爭執時,要如何解決?
瀏覽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