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飢餓遊戲/Suzanne Collins著;鄧嘉宛譯/大塊文化出版
閱讀分享:144 金萱-生死瞬間的遊戲(中學生網站1040315梯次 甲等)

一●相關書訊:
  凱妮絲.艾佛丁在第七十四屆飢餓遊戲中,自己的妹妹被抽中,自願代替她參加。因為她這些求自保的舉動,整個施惠國開始行動起來,她成為了「燃燒的女孩」。但是,這一切只是為了在遊戲中存活。

  凱妮絲為本作的主角,在抽籤日,取代抽中的妹妹為貢品。因為她為妹妹的犧牲、試著拯救其他貢品、智取對手,她成為一個反叛象徵,事實上她只想保護自己所愛的人。她以為只是和比德在遊戲中演戲,最後卻不清楚自己的心意。


二●內容摘錄:
1.青青草地,楊柳樹下。鮮草為枕,綠茵為床。睡下吧,閉上疲倦雙眼。等明天醒來,迎接耀眼陽光。這兒安全又溫暖。白色雛菊守護你。你的美夢將成真。這裡有我愛著你。(p.253)

2.另一隻學舌鳥,樣子看起來還幼小,停在我面前的一根樹枝上,突然唱起小芸的曲子。我的歌曲、氣墊船,對這隻雛鳥而言都還太陌生,但他將小芸簡單的曲調唱得極為流利。那個意味著她平安無事的曲調。(p.256~p.257)

3.在半睡半醒之間,我仍能聽見她的餘音繚繞,但她已經消失在濃密的樹葉中。我完全清醒時,感到片刻安慰。我試著抓住夢境給我的那股平安的感覺,但它很快就溜走了。(p.259)


三●我的觀點:
 「飢餓遊戲」的世界,有著虛假的理想,施惠國的人民們被要求把飢餓遊戲作為慶典,強迫的使各個行政區的孩子,互相殘殺、讓眾人觀看,這種事情在實際的社會上,是很令人難以想像,一個文明化的社會,卻擁有著如此的制度,而這些全部都只是為了警惕各個行政區,防範會再有叛變的情形發生。

  我最深刻的地方,就是女主角凱妮絲代替自己的妹妹誠為貢品的場景。對於一個自己身邊最親的家人,凱妮絲能代替自己的妹妹,參加這場,如早已死亡般的遊戲,實在令人感動、令人不捨的行為。對於每個人來說,絕大部分的人,沒人會自願「送死」的。如果是我,我也不會自願,害怕死亡是很正常的,光是想到別人死去前的那一刻,令我全身顫抖。我很難想像死亡的那一刻來臨時,到底是如何,畢竟也從來沒有人能夠描述。

  我很喜歡飢餓遊戲,作者對於主角的想法、心思刻畫得非常細膩。凱妮絲對於比德與蓋爾的感情,她不清楚,但她知道她始終會傷害其中一方,但這只是一種方式令他們得以存活的手段。

  在過程中,凱妮絲的每個動作,是如此地吸引人注意,也因此她成為了「學舌鳥」,成為了「燃燒的女孩」,成為了「反抗的象徵」這一切都是出自於他最真實的自己,不受限制於任何人。凱妮絲自己也沒想到,她拒絕向遊戲規則屈服,因此她想盡辦法和比德一起活下來,只是對於她來說,她跟比德的愛情,只是假象,只是演戲,到了最後她自己也不確定。

  在遊戲中,她試圖遠離專業貢品,殺戮並非她的手段,只有在必要時才會行動,為了救小芸她殺害一個男生,卻來不急救小芸,而這一切只是為求自保,僅是如此而已,但是這卻為他招來無盡的惡夢。殺了一個人,是哪種人會如此的喪心病狂,而在飢餓遊戲中,若你不下手殺人,那你就等著被殺,只有獵人與獵物、贏家與輸家,兩個明明是無怨無仇的人,卻因為都城的制度,互相殘殺。過了將近七十四年的時間,百姓們才漸漸的反抗這項制度,我覺得這是很愚蠢的事,過了如此長久的時間才起身反抗,為何不早點發覺呢?

  到了最後,她和比德,終究只能留下一人,但她不屈服於死亡,她拯救了比德、拯救自己,而招來都城的注意,畢竟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情,第一次出現兩位冠軍,這對都城來說是種恥辱,被凱妮絲玩在手中,也因此將她視為眼中釘,否則之後便會招來「叛變」。

  飢餓遊戲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,令人值得細細品嘗。不論是女主角的複雜性格,或是她與兩位男生的感情,都很值得重複的回味,飢餓遊戲是很真實的。


四●討論議題:
如果有天,你身邊最親近的家人、要好的朋友,被抽中要參加飢餓遊戲,你有能力,是否會自願代替他(她)?
瀏覽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