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諾和我/德爾菲娜.德.維岡著;梅思繁譯/小魯文化出版
閱讀分享:221 李誼萱-因為世界並不完美,所以更要珍惜一切 (中學生網站1040315梯次 甲等)

一●相關書訊:
盧,十三歲,智商一百六十,就讀高二,是個資優生,某天社會課,老師要大家做一份研究報告,盧的研究題目是「無家可歸的人」。為了完成報告,盧找到在街頭流浪的諾,於是每星期在街上找諾,請她到咖啡館接受採訪。

盧順利完成了報告,得到大家的稱讚,她不用再去找諾,但盧卻做了個決定,她要帶諾回家,盧的父母接納了諾,諾慢慢融入這個家庭。最終因受許多打擊,諾始終壓抑著,使得心中的傷又再度浮現,她最後仍離開這個家。



二●內容摘錄:
因為數字只能停留在抽象的層面,它既無法表現缺失,也無法描述傷感。(p.25)

我從來不覺得,在同時存在了許多不同世界的地球上,待在自己的世界裡是件重要的事。(p.83)

因為每當我們抬起頭面對天空的時候,我們都面對著這樣一個問題,渺小如你我,人類究竟在龐大無際的宇宙中擁有怎樣的位置?(p.102)

我以為幫助一個人就是要與他分享一切,哪怕有事情我們無法理解,哪怕事情有其無比陰暗的一面。(p.202)



三●我的觀點:
一個是天資聰穎的資優生,表面上擁有看似完美的家庭,實際上卻缺少互相關愛;一個是露宿街頭的少女,每天戰戰兢兢的生活著,渴望愛與關懷。兩條看似不相關的平行線交集在一起,所形成的強烈對比,同時也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這「不完美的世界」。

面對街友我們總是避之唯恐不及,忽視他們,將他們視為破壞社會治安問題的源頭,但年僅十三歲的盧,因為母親患有重度憂鬱症、妹妹夭折,而須面對許多的壓力與孤獨,但是一切都在她遇見諾後而有所不同,她不只提供諾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,也和她產生了一段不可思議的友誼。我想,多數人都無法接納街友到這種程度,提供自己的住家,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的生活,我非常欣賞盧「人溺己溺」的精神及無人能比的接納能力,或許她的作法不是很恰當,但她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。盧的家庭因為有諾的加入變得完美,盧的母親臉上開始出現笑容,漸漸走出憂鬱的陰霾,盧有了諾的陪伴,不再感到孤獨,諾也因此得到長久以來渴望的愛與關懷,但遺憾的是諾最後卻因為自己脫序的行為而離開。愛迪生曾說:「友誼,能增進快樂,減輕痛苦,因為它能倍增我們的喜悅,分擔我們的煩惱。」。友情,在我們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,盧與諾的這份情誼是無比的堅定,多麼難得可貴,當諾因往事精神崩潰時,盧毅然決然丟下一切陪在她身邊。在諾迷惘時,友情就猶如一盞明燈,為她指引方向。

街友是許多城市共同的問題,即使有許多間收容所,但仍有許多人露宿街頭,冬天時則有無數的人凍死在街頭,他們的存在就猶如幽靈般,無聲無息的出現、消失,被我們遺忘。本書深刻描寫城市的真實情景,街友和我們一樣是人,可是我們卻忽視他們,視他們為禍害,不但沒有為他們發聲,反而唾棄他們,誰不想要有一個安居的地方、安穩的工作呢?生命是無常的,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,諾擁有了許多街友所渴望的一切,但她卻不好好珍惜。「失去」與「擁有」是同時存在的,人總是學不會知足,不斷的追求渴望的一切,最後便陷入貪婪的深淵中,忘了什麼是擁有。當我們享受桌上新鮮的海鮮料理時,有沒有想過這背後的代價是什麼?因為漁人肆無忌憚的捕捉,使得海洋資源漸漸枯竭。「見兔而顧犬,未為晚也;亡羊而補牢,未為遲也」與其等到失去了再來為此哀傷、後悔、彌補,倒不如現在就珍惜身邊的每一事物。

透過盧與諾的角度來看這世界,才知道這世界也有被我們遺忘的一面。希望藉由本書能讓大家知道,在我們周遭還有許多需要幫助、關愛的人,這世界並非完美無瑕,有許多天災、糧荒、疾病、戰爭正在肆虐著,有太多被遺忘的角落等著我們發現,我們應該學習盧無私的關愛。這世界改變的速度是很快的,沒有人知道下一秒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,正因為世界並不完美,所以才更要珍惜一切,不要等到失去了,才後悔當初沒有珍惜所擁有的。



四●討論議題:
如果你是盧,你會如何幫助諾讓她擁有一個正常的生活環境?
瀏覽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