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被討厭的勇氣/岸見一郎,古賀史健著; 葉小燕譯/究竟出版
閱讀分享:274 楊沁璇-選擇 (中學生網站1040315梯次 優等)

一●相關書訊:
一名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來到哲學家的小屋。他聽聞哲學家主張「世界無比單純,人人都能幸福」,便決心前來推翻這種謬論。這個世界明明複雜混亂,哪裡單純了?如果幸福真的那麼容易,為什麼他還過得這麼痛苦?

他們開始了你來我往的思考與辯論。年輕人原以為哲學家不過是昧於現實的昏庸老頭。但是一夜又一夜過去後,年輕人反而陷入沉思: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?


二●內容摘錄:
人生中最大的謊言,就是沒有活在「當下」。(P.281)

「所謂的自由,就是被別人討厭。」那正是你行使自由、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,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。(P.167)

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、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,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,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;也就是,得不到自由。(p.168)

所謂的「貢獻他人」並不是捨棄「我」去為了某人鞠躬盡瘁,說穿了,是為了實際感受「我」的價值才做的。(p.244)


三●我的觀點:
從這本書中我領悟到許多事情不能永遠只往單一方面去想,或許看開一點能得到出乎意料的結果。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,當我看到這句話時心中是極度不同意的,但是看完對於哲學家的理論我倒是心服口服的認同了,他說:「你之所以無法改變,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」。總是想要成為別人,可是到最後還是無法改變,那是因為你自己不斷決定不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,書中所說的每字每句簡直是一針見血,同時也讓我反思很久。

在還沒有看這本書之前,我本身也是悲觀至極、自卑感很重的人,處在一個迷失自我的階段,但哲學家對於我本身的這個問題也做出了解答:「因為過於恐懼人際關係,所以變得討厭自己。藉由討厭自己來逃避人際關係。」這讓我十分震撼卻也不得不去承認,可是也因此了解可以利用所謂的自卑感來作為使自己成功的發條。

人為什麼會誤入歧途?甚至是逃學、割腕呢?在阿德勒的目的論就是所謂的權力鬥爭到復仇,他們選擇做這些脫序行為只為了一個目的─對父母親報復,他們認為只要自己行為不良,父母就會頭痛,不只是手忙腳亂,甚至會煩躁到胃穿孔。這些舉止正是隱藏在行為背後真正的目的。

起初我一直很好奇這本書的名稱,為什麼叫做《被討厭的勇氣》?封面的下方還有一行字:「所謂的自由,就是被別人討厭。」在打開看這本書之前我已深思熟慮過這兩句話的含意─何謂被討厭的勇氣?我總是太過於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、眼光,總是迎合著別人,為了不讓別人討厭自己。而在看完這本書後才了解到,這樣子過生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,只是在當一個欲望的奴隸,我需要擁有會被別人討厭的勇氣,畢竟沒有人是十全十美,不會被人討厭是不太可能的。那「所謂的自由,就是被別人討厭」又是什麼意思呢?「有人討厭你,正是你行使自由、依照自己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」,這兩句話其實想表達的都是同樣的意思,我瞬間恍然大悟,感覺從書中我得到了平常得不到的東西,實在寶貴,同時我的心靈也獲得釋放和成長。

在我身邊就有一個令我佩服的人─她就是一位飾品店的阿姨。與其在別人眼下過生活,她寧願選擇做自己。不會對客人們阿諛諂媚;中通外直,不漫不枝,有著「蓮花」般的氣質,她總是有話直說,就算會有被客人厭惡的風險,卻堅持自己的理念,而提供他們最合適的商品。

所謂的世界,不是其他什麼人可以幫我改變的,而是我才能改變「它」,這是了解阿德勒的心理學後,所得到的領悟,現在的世界已不再是之前我眼前所看到的那樣骯髒不堪,而是那樣的單純,人生也是,我現在的想法和書中的年輕人已成為一致,更神奇的是這本書常在不知不覺間讓我深深的省思,書中真正想表達的含意。

這本書主張人是可以改變的,一念之間,一念之差,只是看自已想怎麼去做選擇,很多事情的結果都是和自己的抉擇有關,可以因此讓自己變得幸福,更可以變得不幸。問題不在於「世界」是什麼樣子,而在於「你」是什麼樣子。


四●討論議題:
1.一個是「受歡迎的人生」,另一個是「被討厭的人生」,你非得從中選擇一項時,你會選擇哪一個?為什麼?

2.「世界是無比單純的,人人都能幸福。」你認同這句話嗎?請說出你的觀點。
瀏覽數